颈2齿状突骨折病人具有各种各样的临床表现,在创伤期间的死亡率为25~40%,然后创伤中的幸存者通常没有神经系统的损伤。有报道称,在最初的创伤以后,有可能造成进行性神经损害,所表现的迟发症状有可能也很严重,甚至“嘎嘣一下就没了”。所以这种骨折必须积极治疗。
齿状突骨折的分型治疗:对于齿状突骨折Andorson和D’alonio将其分为尖部型、基底部型、经椎体型。对于Ⅰ、Ⅲ骨折采用外固定治疗大多是有效的。而Ⅱ型又可分为前斜型、后斜型和水平型骨折。杨某的骨折恰好是Ⅱ骨折的水平型骨折。若采用保守治疗(如Halo支具或Minerva石膏固定等)文献中经常有骨折不愈合的报道,发生率为32~45%。所以对于杨某这种比较特殊的病例,我院骨科上下都相当重视,经科室反复讨论,请上级医院专家网上会诊,与患者及家属多次沟通,说明各种治疗措施的利弊及预后情况。如果选择手术治疗我科尚未开展这类手术,毕竟第2颈椎手术是高度风险的手术,不允许有任何失误,否则会引起严重的神经损害并发症,甚至死亡。有了上级医院专家的坚强后盾,加上我们工作认真负责,赢得患者及家属的充分信任。决定在我院行此项手术,且同意我们提出的齿状突螺钉内固定的手术方式。我们也有充分的信心去完成此项工作。因手术中关键步骤、手术过程中需C臂机X线透视引导下完成,而环枢椎部位的透视因有下颌骨牙齿的阻挡,术前一天
手术于2010年10月24日进行,行齿状突螺钉内固定术。由广州军区总医院吴增晖专家亲自主刀,徐建武、蒋晶飞两位医师做助手,吴群飞、何国华两位麻醉师行全麻,还有徐胜余等科室同仁的台下配合,手术过程十分顺利。术后患者没有发生手术并发症,手术后CT复查,手术相当成功。目前患者已颈托固定下床行走。据资料统计,这种手术患者骨折的愈合率约94%。并且对今后患者颈椎的活动不会造成明显影响,故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患者能完全的康复。
(徐建武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