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本网消息)
“叮铃铃,叮铃铃……”
“您好,抢救室。”
“我这里是马涧120,有一位心肺复苏患者在送过来的路上,情况危急,大概还有10分钟到达抢救室!”
......
7月12日的清晨,一名50多岁的女患者,因突如其来的胸痛与大汗淋漓,被马涧卫生院的救护车紧急护送至yh1122银河国际急诊科。在救护车上,患者突发意识丧失,呼之不应,马涧卫生院的涂毅坤医生迅速评估患者无大动脉搏动,呼吸微弱,立即为患者进行心肺复苏,同时第一时间通知yh1122银河国际抢救室。
yh1122银河国际急诊科也在接到急救电话后,立即进入了紧张的备战状态。急诊护士方美元立即通知值班医生陈凯与护士丁一,第一时间启动了医院的“999”紧急响应程序。短短三分钟内,ICU主任张卫军、神经内科的医师何倩雪,以及两名前夜班护士赶到抢救室,抢救待命。
5点24分时,“陈医生,患者恢复大动脉搏动!太好了!复苏成功!心率106次/分,血压153/98mmHg,脉氧饱和度95%,双瞳孔0.3cm,等大等圆,对光反应灵敏!”护士激动地说。
这场成功的抢救背后,是我院抢救人员平日里不断的演练,以及他们对医疗技能的不懈追求与精进的结果。这不仅是我院急诊科水平和团队协作能力的有力证明,更是在告诉我们,在面对突发急救情况时,只有保持冷静、迅速反应、高效协作,才能最大限度地挽救患者的生命。
图文来源:自媒体宣传中心